2006年4月28日 星期五

戀上電子書?電子雜誌?

上了有關線上出版的課,是良凱老師上的,反正就是很喜歡上他的課,可能跟之前有上過埃及文的課有關吧!



短短三小時,有小小的感想,小小的迷戀上電子雜誌。



早期或說現在也行,台灣好像大多用電子書 (PDF 、 HELP) 或網頁形式,大陸卻流行免費電子雜誌,用 Flash 製作,可能一本檔案大小就 10~ 50M B ,根據試用了兩個星期,真的很五光十色喔:



常見的電子書形式有以下幾種

























● Windows Help 格式



● 閱讀方式:

 chm(help) 檔


● 媒體:圖文


● 資料來源:點子俱樂

 http://www.myoic.com/

這幾類方式在台灣也很常見,不過說到電子媒體,莫過於大陸免費的電子雜誌,看到展示時著實嚇了一下:
● 其他電子書軟體格式



● 閱讀方式: 

最後產出為 exe 執行檔



● 媒體:圖文聲



● 資料來源:

 我愛電子書

 http://www.52eshu.com/






● Flash 格式



● 閱讀方式:

可以其原創的閱讀器閱讀,或下載原 exe 執行檔



● 媒體:圖文聲動



● 資料來源:

 互動雜誌新門戶

 http://www.xplus.com.cn/






免費電子書有何異人之處?



  1. 後製成本低





    這樣的後製只要台灣的四分之一,還是圖、文、聲、動,在介面的部份已經如同 eLearning 的 UI ,考慮「全屏,聲音控制、線型或非線型閱讀」,除了那 SCORM ,大部份都有了吧





  2. 使用閱讀器



    大陸目前有四大入口站,提供大量的免費的電子雜誌,他們大多提供了自己的閱讀器,供讀者下載免費雜誌、自製雜誌,還有管理雜誌,以互動雜誌新門戶為例,若使用其閱讀器 XPLUS 下載,就同時有以上功能。個人覺得用閱讀器下載很合理,一本動輒數 十 M B 的檔案,用 IE 的 2M B 限制下載要載到什麼時候?



    說到閱讀器,大陸常讓我覺得很有「韓國」的感覺,人家韓國不甩日本 kitty ,非要自個來個賤兔 ; 而大陸也是,別人用 ICQ/MSN ,他偏偏要用 QQ ,微軟橫行,他偏自己發明 OS...( 果然, " 強國有外交 " ,自個兒就是穩穩的靠山 @@)





  3. 智權誠可貴, 301 價更高,若為連網故,兩者皆可拋



    雖然智財權和 301 很可怕,不過大陸就像十幾年前的台灣:我什麼攏不驚,所以 … 加上人口的 base 大,隨便一個東西量都大的嚇,不然幹嘛那麼多人投誠,我也想投誠了,那可能要作好心理準備領四分之一的薪水,然後用秦淮河夜景來彌補,不過也要爭的過,和一個市鎮就湧進一個台灣人口多的人一起弱肉強食。 ( 我想吐了 -_-|||)



    我怎麼不覺得這堂課是在提醒 ID 未來有那些其他異元發展,聽起來就像告訴我失業失定了 :P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電子雜誌,講到此很多人又要說出「我不喜歡簡體字」, so what ?不喜歡又不能當飯吃,最起碼了解一下才能「不喜歡有理」吧 ~ 語言只是一種傳承和溝通,一切都是人惹的禍,之前不就有出現詭異的聯合國謠言 @@





● Reference :

 Xplus- 互動雜誌新門戶

 http://www.xplus.com.cn/



 網絡電子雜誌

 http://www.zcom.com/



 雜誌入口

 http://www.zzchina.cn/






28th Apr. 2006 by bigfool



2006年4月25日 星期二

牧牛容易牧心難

~尋牛卻先遇見牛



早上在藝大上禪學課,惠敏法師和錢老師攜手合作的經典。



這門禪學課以「牧心」這本書作為授課內容,融合宋朝廓庵禪師的「十牛圖頌」,加上明朝藕溢大師的七言警偈,經由傳慶和尚指導後,再由名家佐以填詞作曲,是活生生的禪音遼繞,禪意心生。



「十牛圖頌」是古中國佛教禪學藝術之巔峰作,以牧牛喻生活,人如牧童,心如牛,牧牛容易牧心難,牛就像人的本心,由「尋牛、見跡、見牛、得牛、牧牛、騎牛歸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還原、入廛垂手」比喻最後找到的喜悅之道。



這門課禪意部份由惠敏法師上課,曲子則錢南章老師教導,由唱譜到唱詞,十首都是空前悠揚的中國交響樂,結合數十種中國樂器,加上男女高低音,為十牛圖量身打造,一把掃盡我們的心塵!而課程主要偏用「牧心」這十首曲子的教唱,禪意易懂,禪境卻難入啊~



今天主要講第七「忘牛存入」的禪意,複習第六「騎牛歸家」的曲子:





「十牛圖」之七-忘牛存人



法無二法,牛目為宗,

喻蹄兔之異名,顯筌魚之差別。

如金出礦,似月離雲,

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騎牛已回到家園,

人也悠然牛也眠,

紅日三竿猶入夢,

鞭繩空置草堂間。







「喻蹄兔之異名,顯筌魚之差別。」已經捉到兔子,又何必抓著獵器不放;已經捕到魚還在乎魚網嗎?在世間「名」是障礙,如同語言,人類靠著它來傳世代,它也盡職的突破時間隔閤,保存了很多智慧下來,然而不可否認,人類也因此受到語言的狹制,即然金子已經出了礦坑,是否就該如同月兒遠離雲端?



末了的頌用現代的看法很愜意,也很令人稱羨,我懷疑自己是否有這樣的一天(雖然老早就立志就全職太太 @@),當找到牛而且馴服了牠,馴牛的工具就可以掛起來涼著啦,因為那顆心已經找到了。



可惜這第七首的曲子並不好唱,好高啊~我還是喜歡第六首「騎牛歸家」好好聽喔 :P





上完了課,又再度徒步在矇矇飄雨中行走,回想來時,好像看到了兩頭悠閒的牛兒在草地上走來走去,原本我來尋牛,不料卻先遇見了牛,到底尋到牛了嗎?





被洗滌的呆

25th Apr. 2006 bigfool

把公雞變地球

~把地球看清楚


這三堂課講的是需求分析,由林文蘭老師主講。



老師做了個破冰:以「Zoom」-鏡頭下的世界。這本無字書大呆光是mail就收到好多次,是很棒的無字書,也許會想著老師幹嘛用「Zoom」開場,這又和以教學設計師為主的需求分析有什麼關係?



早上我們先提到「職能」,這一兩年講職能講的挺泛濫,卻又往往有不同的新解,搞著我們都迷迷糊糊的,什麼是「職能」?這是破冰後第一個發想,我們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因此千奇百怪的問題就出爐了:



● 談職能常會問工作分析 (job description),何為要做工作分析?

● 職務說明書和工作分析一樣嗎?

● 工作說明和工作責任?

● 工作分析是去界定工作所須能力, 但如何去預測, 要那什麼東西去預測?

● 核心職能和管理職能,專業職能有何不同? 可否全面普查?

● 成效追綜?

● 現在社會, 能力變化很大, 如何透過一個職能模組去預測去應該環境的變化?

● 一般公司如何幫個人作職能訓練?

● 導職能要由上而下,還是由下而上?

● 職能模式對組織及個人發展有何貢獻?

● 職能有那些工具?

● 職能如何評鑑?

● 職能工具測出來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

● 如何測出公司真正的職能?

● 如何導入職能?可以創造什麼價值?

● 職能導入的問題?

● 職能與數位綁的這麼緊? (職能並不是因為數位出來, 才把職能帶出來)?



由於這堂課不是講職能,當然不能暢所欲言,只有點到為止:



在還沒有職能前,最先思考的是人和工作的關係,包括KSA(知識、技能、態度),所以用專業測驗來測試看看人的工作能力。



後來McClelland(提出職能的學者)想到除了KSA,有沒有其他對工作表現的預測的方式?結果他認為影響一個人工作來自「個人的動機、特質、價值觀、知識與技能」等五種的整合元素,並認為這五種元素最能預測個人的工作表現。



老師用了個表格來說明,表格中包含:「職務名稱、工作任務、工作情境,及職能」四欄位,並列舉銷售人員,及研發工程師作說明。



那麼教學設計師的職能呢?



● 職務名稱:教學設計師(英文叫ID)


● 工作任務:設計教材,製作課程


● 工作情境:溝通,很lonely,常時間用電腦,技術常翻新,常修改

      (訪談SME,常搜集資訊,創意發想-很lonely的一個人,跟ART溝通,寫腳本)



● 職能:善溝通,挫折耐壓,耐的住寂寞,須要彈性

    (這裏的職能欄位指的是:動機與價值和在一起的整體特質)




想到這些就覺得可怕,我好像都沒具備完善,那還可以作ID嗎?更可怕的是什麼樣的動機會讓一個人繼續在這領域,做個lonely的ID?也就是「職能」這一欄所fit上去的特質,ㄟ...熱情?相信這個產業?結果老師丟出來的是:「要成為業界No 1」?不,我只是有興趣,成為No 1,不能吧~ 我的目標是全職太太,兼職ID,真是不長進的呆。



ID為什麼要了解職能,講到需求分析,又為什麼會扯到職能?



業界有:



專業職能-把[職能]盤出來:先了解工作任務後,再盤出專業職能



管理職能-有針對初, 中, 高階管理階層,eg: 領導, 解決問題...

     (高階想策略、中階負責整合和協調,作資源分配、初階則管理執行)



核心職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eg:工研院的核心競爭力,常見有:創新、客服...

     核心職能另一個來源: 價值觀, eg: 誠信, 重視環保



外商管理顧問公司最常幫公司導的是核心職能,由企業願景切入;企業本身則多作管理職能。



不論那一種職能,在盤點出項目、定義、行為等,以形成職能模組,而職能導入時,會先界定那個 jog role (鎖定對象),再去想工作職能 fit 進來。



模組作出來後,和實際比對,找出gap,變成大家的需求,擺到電腦中,就變成eLearning。身為ID,在設計課程時,總要先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一門課,這不就和職能完完全全扯上關係了。



就古典職能建置方法來看,在和公司目標、績效作連結後,建構出一個職能模組,再接著發展職能評量工具,最後才是運用層面。評量(鑑)其實是很難的,尤其HR在績效考核時,講求具體化。這裏又有個思考題了:ID的職能評量怎麼來呢?



ID的職能評量:



符合客戶需求

幫客戶解決問題

案子要賺錢-效率問題

跨部門的人際溝通互動




最難評鑑的應該是「跨部門的人際溝通互動」吧 ^_^ (據說用360度評法,可以一試)



這是門很精采實務的課,可惜大呆下午要去訪談SME,只能聽到早上的課 (T.T),知道為何老師以「Zoom」-鏡頭下的世界破冰?透過「Zoom」,由一開始的雞冠,鏡頭慢慢的拉遠到農莊、船、街道、海島...最後看到地球的宏觀世界,如果ID是雞,那請把地球看清楚,不要只看到雞!






沒曾立志要把公雞變地球的呆 :P

22nd Apr. 2006 by bigfool


2006年4月15日 星期六

Training_階段 I - 作業 1

引用自 樂多博客



◎ 姓名


   張珮禎 ( 還是叫我「大呆」吧,大呆喜歡別人叫我大呆 )



◎ 網址


   無名 ( http://www.wretch.cc/blog/prajina )


   MSN ( http://spaces.msn.com/prajina/ )


   先開始的是無名,MSN是FW...無名好像沒有聯播 ^_-''



◎ 部落格的風格


   ●介面:希望乾淨些

   ●分三類:


    1. 一些近年來深入了解的登山教育理念及上山的照片

    2. 自己與工作連結的感想及心得

    3. 隨想:如看了場電影,上了幾堂永續農莊的課,還有其他怨天由人的事兒 ^^''




◎ 對了,請問講師喔~



● 博客行銷

今天本來要提的博客行銷,若博客是一個私人的分享,不一定要有feedback,是不是就不一定要行銷丫?像大呆我啊,都是告知親朋好友較多,倒不一定形成互動...(ㄟ~完了,失敗的博客...哈)





● 由RSS來看

若不是站在TRY各博客的介面及設計,由RSS的觀點來看,好像不用申請很多博客?反正Reader看來都有,(就像以前的news reader),之前還很為無名如何聯播到天空很煩惱耶...因為好友都在天空。




ps.

試了半天,回應的部份還可以寫入部份語法(像hyperlink),比無名好耶,要不要投誠呢 =.= :P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16th Apr. 2006 by bigfool

2006年4月14日 星期五

祭「品田、池有」二秀文

現在大呆應該在往品田池有的路上,結果翻來翻去翻不出生活五指山...

即日起要生出四份教學設計表,四份課程架構,還有老師課程...鳴鳴鳴...



如來啊... 你~對大呆太好了吧 @@ 害我感動到擠不出一滴淚,只好淋個大雨借雨消愁一番



很悶耶...悶到快咬人了 -_-|||



這時候生病也沒有用了,快腦死的呆, 誰來給我咬一口啊...

只能等星期二在台大狠狠的發洩個二、三十圈 @@



明明是週五明個兒放假的好日,卻不是因為外頭大雨紛飛,也非關生活逃兵的故疾,是四份教學設計表,還有課程留住了我...



真的好想上品田和池有,這是很早就想好的路線,鳴~眼前卻讓大呆卻步了:要生出四份教學設計表和架構圖...原來風雨無阻還不夠,人生總有著數不盡的責任和為難,大家都在問外頭大風大雨,倒不如不去罷,只有自己知道逃走的原因,這種感覺就像:「計劃了個五天四夜的旅遊,來到半路結果學校來電說要快被二一了,要補考,只好來個大撤退」(ㄟ~這是個登山學長跟我們說的真實劇情,不料發生在大呆身上啦...)



心情真差到姥姥家了,所以一路在大雨中淋回家,這應該可以洗滌掉一身的不捨與不甘吧~



其實很早就知道人生的變化趕在計劃之前,意外搶先於預料之中,責任啊責任,就像結了婚的老友們老掛在嘴邊:

「真羨慕你,趁單身時好好玩吧」

「我也想跟你們上山,但假日要陪老婆小孩」

「我先生有事,所以我也不能跟你們去了」

「有了孩子,就只好把自己的事放一邊」



鳴~天靈靈地靈靈 (不,好像求錯人了~應該說上帝拔爸請給我力量),大呆胸無大志,只立志作「全職太太,工作只是 for fun」,希望未來的另一半不要也來個「立志作全職先生」



好個週末就靜默三分鐘,哀悼「品田、池有」二秀吧 @@





縱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卻翻不出生活五指山的呆

14th Apr. 2006 by bigfool

2006年4月9日 星期日

肚皮舞:身體的自信與美麗

~正當的性感,女性的柔美










美麗的肚皮舞娘子-薰,和大呆的合照ㄡ






2006/03/25欣賞了薰的肚皮舞成果展,真的很讚呢!大呆真是福份不淺啊,同時可以看到那麼多個舞者的美麗展現,舞碼由初級到進階,如:「修柏拉」、「夏琪拉」、「紗巾」、「手杖」、「鼓舞」...



就看著清麗舞者身著輕巧的薄牛奶絲和水褲,纏著腰布,露出肚皮,貼身性感,展露女性肌肉線條,嬌美而自信...隨著東方音樂,舞出肩膀、胸部、肚皮、臀部的波動美感,肚皮舞不等於豔舞,是女性展現自我,釋放熱情活力與肢體性感,是自信美 ^^



查了些資料才知原來肚皮舞源自西元前三千多年前,據說在古埃及的壁畫就有類似的舞蹈,最後在中東地區綻放光彩。肚皮舞也因古宗教儀式影響,而常結合一些道具,如:蛇、刀劍、面紗、蠟燭、火焰。難怪有兩個舞碼「紗巾」及「手杖」就以舞者的道具為名!



ps.

欣賞完肚皮舞的成果展,呆發現肚皮舞還是有點兒豐腴的人跳起來更嬌美 ^_^'',太瘦真的是展現不出身體波動美感哩 :P...ㄟ~另外,膽小如大呆,可能一輩子都不敢穿這樣子跳吧 @@ 我還是做我的瑜伽就很滿足嚕,哈哈哈~





●reference:



李宛儒中東肚皮舞團

http://www.taiwanbelly.com/



沈宜璇舞蹈教室-卡蒂西中東肚皮舞團

http://www.dance.idv.tw/





10th Apr. 2006 by bigfool

2006年4月8日 星期六

「極地長征」

~人生,一定要找到一個讓自己無憾的方法



這篇心得是在最喜歡的咖啡廳完成,當然少不了心愛的手工餅乾 (手工餅乾對茹素的大呆而言是放在心頭上的寶呢 ^^ ),一開始把「極地長征」定位與「最後的獵人」同等水平,在找放映電影院時才發現這是部熱映片呢!(ㄟ~不知覺打了點折扣),其實大呆心裏想的是它的商業導向,大概又是自以為是的偏見作怪吧 ~=.=~



名為「極地長征」,主角哈士奇露面的場景並沒有想像的多,是怕劇情太乾太單薄的原因吧?!因為怕太乾,所以二分之一的視線落在為救狗狗的探險家身上,不可免的還是看到大美國人本主義,即使如此,破冰船、拉跋到北極極地拍攝的浩瀚冰原場景 (為保護南極的生態,1993年後禁止狗狗到南極大陸),還是值得一探 :P



ps.

和看斷背山的理由相同:「場景」,相形下是有那麼點對不起BT產物下的七劍,是...除了對不住壯麗大陸山河和有演技的甄子丹,好像也問心無愧,而且呆還睡到流口水了說 T.T




片子用了十六隻哈士奇狗狗(據說不只)來分飾八隻主角狗狗的鏡頭,最後著墨在最後存活的那六隻身上,力求原音闡述出1958年的真實情境,和「再見吧可魯」相同的是狗狗的哀傷、熾熱、驚恐表情經訓練而來,狗狗是演員,敬業的演員,一開始踏進絕色影城時,我就知道了不是嗎?



因為怕太乾,所以穿雜大量真人鏡頭在其中催淚,為「極地長征」下個句逗,這也是一部勵志片哩~是部狗狗的勵志片 ^_^'' 末了感謝字幕還打上「愛牠並不一定要擁有牠,飼養哈士奇前請三思」ㄟ~這種警世標語是可魯帶來的漣漪嗎?但願這段字幕不是因在臺灣上映而「入境隨俗」的橋段,希望沒有人把空地改建成哈士奇的臨時配種場,更希望臺灣半年後,街上不會有揹著流浪小包包到處流浪的哈士奇 -_-|||



所以呆還是喜歡這樣的商業片的,即便它用了美式而西方的表達「尊重生命」,這也是「宇宙之愛」,因著由小環境到大環境的愛,學習尊重一個完整的生命,學習體驗生命的誕生、成長,還有消逝!上帝爸爸說「愛可以遮掩一切過錯」,這是個可以讓孩子們學習到尊重萬物的商業片,何樂而不為?



探險家在知道冬季任務取消後消沈懊悔,對飛行駕駛女友的失望衝口說出「有時要適時降低對人的期望」,聽到這句,呆可是直點頭認同耶~因為大呆一直以來也是這樣面對自己,因為怕失望,所以乾脆不要有太多期望,少了份樂觀,少了份無所謂的態然,也就多了份自在?!



而探險家面對哈士奇的原擁有者坦誠八隻狗狗可能落難南極時,原擁有者以他自己的故事回應:



「我的哥哥帶著幾個狗狗上山,結果遇到了大灰,兩隻狗為了救主而喪命,其他跑光了。」

「重要的不是狗狗喪命,而是狗兒救了主人」

「最後,我的哥哥回去尋找那些狗兒」

「人生,一定要找到一個讓自己無憾的方法」



是啊~「人生,一定要找到一個讓自己無憾的方法」,就說這是一部「另類」勵志片嘛~嘿嘿 ^_^''



不枉呆在絕色四個小時的小小縱欲,「網球王子劇場版」和「極地長征」哈哈哈~





ps.

呆對當選全球最好看的五十個男人之一的主角興趣缺缺,倒是Jason Biggs所飾的製圖家配角,真是funny (完了,呆一向喜歡配角多於主角,沒有了配角,那襯的出主角 ^_^ :P )






● reference:



極地長征-官網

http://disney.go.com/disneypictures/8below/



極地長征

http://disney.wretch.cc/Special/2006/060326/



9th Apr. 2006 by bigfool

「網球王子劇場版」

~網球,可以讓你找到偉大世界的偉大夢想











喜歡手塚的冷靜判斷,桃城的樂觀開朗,大石的盡職忠厚,海堂的努力不懈,越前的聰敏傲氣,河村的傻勁執著,不二的頑皮慧黠,菊丸的笑臉溫柔,乾的資料搜集 (ㄟ~還有可怕的特調果汁 =.=~ )




什麼時候開始迷上網球王子?只知道除了加班、上山、上課等不得己外,都不知覺的等星期六日的重播,好好看喔~咦!好看在那?坦白說來,「網球王子」和「灌籃高手」一樣,屬於超能力的運動漫畫,若灌籃高手之於NBA的夢幻組合,那網球王子就是神技加上武俠招式再現,ㄟ... 即使如何,還是愛看,就喜歡嘛~從小大呆就很愛看勵志片和任務片,這種單元動漫引力很強,而且每一個單元就一個任務,完成了就完成,很過癮 :) 加上片中所要表達的勵志效果,透過任務的完成一覽無遺,骨子裏我一直相信:沒有天生的天才,成功仍然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後天努力,不論是刻意栽培或奇妙境遇 ^_^ 勵志片滿足了這沒由來的執著 :P





「網球王子劇場版」還是多了點特出,比起電視或動漫 ^^



劇情分兩個:



● 一是「跡部的禮物」



還記得冰帝學院的隊長跡部嗎?為了給樺地一個難忘的生日,跡部集合各中學網球隊,在自家豪宅中舉辦了第一屆中學網球隊祭典,祭典內容包羅萬像:特殊田徑接力、鬼屋之旅、來電配對、足球賽...等等。雖然後來樺地吐實地說其實他的生日不是這一天,只見跡部很瀟灑地回答「那今年你的生日就是這天好嗎?」,樺地還是那句「是」的絕對服從,呵~



ps. 意外發現,樺地還真像阿寶,ㄟ~對他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P



最特別的是這個單元中不同以往偏重青學網球隊的特寫,和個人秀,反而是網球隊的角色都出爐,像是:冰帝學院、立海大附中、不動峰...尤其是每個人的特殊嗜好、動作,或口頭語,很讓人會心一笑。



在這裏的看見是:友誼,尤其最後飛機舞台飛上天時,由天空望下來看到跡部給樺地的生日祝福 (這一段讓我想起楊過給郭襄過生日時的煙火橋段,有那麼點似曾相識 ^^ );除了跡部和樺地的友情,還有各網球隊,比賽時的斯殺敵對不復見,倒是惺惺相惜熟絡起來了,真是不打不相識啊~





● 一是「二人武士The First Game」



青學受假富豪之邀,到假豪華郵輪表演一場網球示範賽,不料竟被要脅放水演出,原來是場賭博網球賽;而對手是被騙以為來打工的高中網球隊員,其中一名居然是越前南次郎的養子,也就是越前龍馬失蹤許久的大哥-越前龍牙。



回憶小時候的龍牙常逗龍馬,而龍馬的網球從沒有贏過哥哥,兩人師出同一個人:父親南次郎,也同樣好勝和狂傲,當然他們的對打是這單元的壓軸好戲,雖然有點神奇過頭:即使在郵輪蒸氣爐過熱出問題,大家紛紛跳到逃生艇時,還可以打,而且是「七龍珠」加上「霹靂系列」的招式,^^ 很勇耶~



不枉我喜歡的勵志片,果然給大呆我聽到南次郎對兩個孩子的「一字真言」:「網球,可以讓你找到偉大世界的偉大夢想
」,所以最後龍牙以神奇帥到不行的衝浪姿勢去找偉大世界的偉大夢想 ^_^~很美吧...光想就很「勵志」:P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配音」,每次看到日本動漫片尾一串長到不行的配音演員表,大呆總要伏首感動一番,他們幾乎都是一人配一個角色,不論角色輕重,台詞多寡,這是對作品的堅持!(雖然大呆常也是聽的迷迷糊糊不很專業,不過有個耳力很好的阿寶在,佩服和感動長在)。



就在開始迷戀網球王子時,意外找到劇中網球隊的角色設定資料,如:身高、血型、出生日、慣用手腕、擊球方式、得意球技、喜歡的牌子、喜歡的食物、喜歡的顏色、趣味、口頭禪...等等,還不只青學,包括:冰帝學院、立海大附中、不動峰、山吹中學,聖魯道夫中學...等,這是另外一個佩服的理由,動漫中的角色設定十分鮮明仔細,不馬虎,所以很愛很愛看動漫 ^^





動作是特技了點,誇張了點,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如果看戲時都不能作夢,那太悲慘了,所以大呆選擇作夢,不停地作白日夢 ^^



ps. 買了電影票還有送一個小小吊飾喔... 大呆拿到手塚隊長的吊飾~哇....流口水 ^_^''





認真的孩子真的....很帥,看的失神的呆 ^_^''

8th Apr. 2006 by bigfool







● reference:



網球王子劇場版-官網

http://www.shochiku.co.jp/tenipuri/



網球王子劇場版-中文

http://www.my-cartoon.com.tw/tennismovie/



網球王子-官網

http://www.tv-tokyo.co.jp/anime/tennipri/



網球王子-DVD各集大綱 (中文)

http://www.my-cartoon.com.tw/tennis/index.htm



2006年4月3日 星期一

左思右想,IDEA難想

跟著做了一陣的人培實驗,花的時間不亞於一門一小時以上的課程,甚至更多,感覺很不一樣,可能也只有實驗才能這麼"搞"吧~對一門十五分鐘的課程另外加share的一個單元(約3分鐘),即便年前較忙約討論時間並不多,居然也由去年11月演算至今,真神奇…人培實驗共有四個人,加上發起指導老師共五個,以實際run一個real case開始,並約定好:




‧一週或兩週聚會討論一次

‧產出分別為:教學設計表,腳本,配合後製



所不同的是



‧產出由討論得來:



每次討論要說明產出原因,過程,其他夥伴也一起加入討論,給建議,然後再根據這些新想法意見再修改。



‧不用寫OS的腳本:



這也是特別的實驗,因為不用寫OS(旁白稿),或許可以說不用逐字寫出來,只要知道腳本逐頁重心所在即可。(ㄟ~第一次遇到不用寫OS的腳本,好奇妙喔~發起指導老師說:我們又不是SME怎麼可能逐字寫下要講述的內容?是沒錯,不過這不已是大多數線上課程的不成文規定?



‧不用找配音員的配音:



課程用在內訓,應該和實體的SME合而為一,因此使用原講師配音即可,毌須另外找配音員,只是配音時要跟錄。



實驗進行至今,差不多進入後製,有很多不同於工作上的感覺耶:



‧很像專題的實驗:



因為在數位學習這領域還很生嫩,覺得這種學習是好的,像是有個指導教授在一旁,而且他站在中間持平立場,可以輕易抓住問題的重心,不致偏離。而作出來的東西歷經小組的挑戰和意見,變得較不侷限。有人說"創意是在輕鬆討論中產生",真的耶~再回頭看那些產出,都還會有"不是出於自己"的錯覺。(這倒像是每回上山回首來時路,那種訝然和夢幻"我真的是由那麼陡的地方走上來的?"…哈哈哈)



‧很有sense的課程委託者:



沒有面對面順腳本的過程,只是Email往來,而委託者展現的專業令人訝然,feekback的用心由每一頁的詢問文字框可見,更厲害的是給的每個建議方向都恰到好處,畢竟能批評又可以給方向的人不多,大部份的人光說不練,真服了這幾位仁兄仁姐。



原本這是個實驗,即使牛馬不相干,都不是書寫的好材料,後來指導老師說沒關係可以分享,也無關機密,再後來,老師開了實體學程,結果倒是落個「一免再免,尷尬難免」,嘿嘿~因為我們參加實驗在先,在這次實體教學中就當行政工作人員,ㄟ~同事們問時還真有些些"不勞而獲"的感覺,畢竟自己也推薦這個學程的啊…真小尷尬,幸好時間關係,也不是每次能上到課,算沒有"不勞而獲"太多 ~=,=~



說到這,又想到即便一開始沒有想很多地推薦這個學程,到後來的ㄟ~尷尬,那不知別的人在「招生、行銷、推廣」都怎麼運行,真是詭異、誹議所思@@






4th Apr. 2006 by bigfool

東測西試,蘋果光難試

課程名稱:網路ATM

最後產出:DVD

介面規格:毋須選單,開場以54321動畫呈現,終了打上製作及感謝名單....

長  度:開場2分鐘、讀卡機安裝10分鐘、網路ATM介面介紹15分鐘、片尾1分鐘,

     加上中間兩段串場各1分鐘左右



網路ATM,產出是DVD,真是一波多折的課程,本來說是10分鐘不到的課程,後來變成30分鐘,除了以劇情方式開場並作串場外,中間兩段安排由讀卡機廠商,以及網路ATM系統商講師作講解,本來我覺得很神奇的是安裝讀卡機,以及如何使用網路ATM介面不是不難嗎?還可以延長到30分鐘,不過再仔細一想,既然是內訓,又是面對眾多支點區域,自然馬虎不得。



這很有趣耶~腳本要以「劇本」形式呈現,所以可以練習寫段小小劇本,課程妥託者沒有修改太多,加上時間有點趕,劇本很快就確定。



倒是拍攝「讀卡機安裝」,及「網路ATM介面介紹」遇到很多學問呢。首先「讀卡機安裝」,講師介紹市面常見讀卡機,背景用了綠幕,偏偏其中一台讀卡機也是綠色系,結果後製剪輯時很慘,背景難Key,Key不乾淨,最後我們把要植入的動畫背景改成綠色系來作調整。



接著,到了現場安裝讀卡機時,需要的是錄製電腦畫面,由於最後產出為DVD,故無法單純使用螢幕錄製軟體錄下畫面,結果最後用側錄的方式,直接拍攝安裝畫面,可想而知,畫質並不如預期,這部份較難調整,後來直到課程結束大家才想到…可以用轉接線把攝影機對接到電腦螢幕,直接輸入。



至於「網路ATM介面介紹」,原先溝通時以為也是由電腦實際進系統(不論是internet或localhost),結果系統並沒有SET在講師帶來的電腦中,也沒有放上網路。結果是講師把所有步驟抓圖做成了一張張投影片。因為在第一階段講師側錄的效果並不好,故我們就只用講師的聲音,再把投圖片圖檔放入後製,來取代側錄的影片畫面。



而開場及串場,演員由妥託者提供,並在他們的其中一個支點拍攝,我們帶了一顆鎢絲燈,一台攝影機,一台水果攤小電視,一個珍珠打光板(用珍珠板做的,顧名…^^)。沒想到打光真是學問,可愛的年輕演員還要求打出「蘋果光」,至於我就是那個打光妹,有攝影導演在一切不成問題,後來才知看攝影機畫面並不準,要看那台「水果攤小電視」,啊~我們那台水果攤小電視是借來的,又有點年紀,所以現場並沒有發現大問題。最後回來後製時,還是有那麼點不夠「蘋果光」(ㄟ~據PM製片說,不過打光妹我被爛顯示卡荼毒太久,真看不太出來,不太專業@@),幸好是這段真的是很「DVD」,總算有DVD畫質交差。



PS.鎢絲燈燒焦的味道真是「致癌物」@@




4th Apr. 2006 by big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