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5日 星期日

拯救飯團生活:我的P535

從2001年到舊金山自助旅行後,就對PDA念念不忘,那時還是以Palm系統為主。不過我還是努力撐了很久(撐了七年還沒有敗下去,夠久了吧),這之中沒有照相手機,沒有音機手機,只有可以打和接的手機...



這陣子忙翻了,生活一團亂,我好想「Undo」喔...時間管理不良、效率不好、元氣不佳...我好想「花錢買快樂」,像我這種衝動型的人,等七年應該是極限了吧~ 果然 05/17 全部門由飛牛牧場回來後,我就找了同事美眉們一起去敗看看:



結果那天太累了,又約好要去臺北車站二樓的微風吃晚飯,小朋友沒有送出門。



隔天,05/18,我還是留不住那14個小朋友,鳴鳴~ 果然不該是你的也留不住,小朋友又都離家出走了~



我把小朋友全換成 ASUS P535,在NOVA 二樓的口袋家族,雖然也有問了一些店裏,但他們都很不專業,還有的只會跟我推薦HTC,我又偏不愛用那一款,想想公司同事也有買HTC那款Touch Dual,我有試用過實機,就是覺得很慢嘛~ 雖然有很炫的功能,那又怎樣?對手機,我只求實務,又不是外貌協會!



最好笑的是我還沒買PDA之前,已先下載了一大堆應用程式,等著被安裝...我應該是被下蠱了 >.<



個人是覺得買東西是要看需求和預算到哪裏,看看買這類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要做什麼?



0.我的需求是:

想要有PDA功能,想到的東西可以記下(我還沒忘記自己被催眠成知識工作者,所以要走到哪腦袋瓜轉到哪),可以查地鐵、高鐵...又不想再拿手機(所以也要有手機功能)。



再來是考慮市面上百百款這類手機的功能性:



1.作業系統

現在手機有各家系統,古代是 plam,現在有 Symbian,新的為Windows Mobile,已是PDA玩家同事建議用Windows Mobile,因為是微軟出的(上手快),又可以自己灌很多程式 (網路上找得到的... )不錯,自由度很高。



2.上網功能

要不要上網,會不會常需要用手機上網,手機上網功能有:無線網路(wi-fi)、3G,若這兩個都有,就更貴了,目前大部份要有的要到2萬大洋以上。





3.螢幕大小與數字鍵

螢幕要多大,目前多為 2.2吋~ 2.8吋,還有要不要有數字鍵,大一點的螢幕,通常沒有數字鍵,以「觸控」功能代之。本來我一直想要有Qwerty 鍵盤的PDA手機,後來考慮太大,又不一定用到,這是因為現場用了才發覺現階段PDA的手寫辨視已經很不錯,那就不用強求一定要和電腦一模樣的鍵盤,這是個人原因,不愛用手機打字,就算自己一分鐘60個中打字,在手機上可一點都發揮不出來,那~ 用手寫又是一回事...





4.速度

PDA打字本身多少要有耐性,這是同事再三勸勉的話,而速度跟手寫辨視,還有CPU寫入速度都有關,如果PDA CPU快一點,會快很多,我想這也是日前實機試用HTC Touch Dual最無法接受的一點,因為它多了我太多青春在等待~ 想想我們人這輩子已經花很多時間在等桌上型電腦,等筆電,現在還要分一點給PDA...my god~ 所以我堅持要快一點的CPU,至少要 400 MHz以上。而快一點的CPU用起來是有感覺得,咦~ 問我是什麼感覺,就是生命沒有被浪費的感覺啦~ 還有想繼續用不會把販賣小朋友得來的PDA丟棄一旁的感覺~





5.照相功能

要看個人需求,對我來說,這個功能也是不實用,拿習慣DSLR的握感,用手機拍照很不習慣,然後也很嫌棄它的畫質,也由於我沒有一定要很好的,所以ASUS這台是 200萬畫素也就OK嚕...大體上,照相功能已是手機內鍵,不想要都不行,雖然我很想客製買手機,如:「老闆,我不要這個功能,我不要那個功能,然後可以少多少錢...」這是大呆式的幻想。





6.軟體

PDA的幾個重量級功用,如:即時看盤、GPS...這也是看個人的需求,如ASUS這台P535就內鍵GPS,不過大呆平日不是走路就是大眾交通工具,是用不到GPS,還有這星期老媽住院時,我用GPS,老弟開車,結果迷路一個小時,被唸到臭頭,原因路痴用GPS也會讓GPS腦殘啊...不知那顆衛星爆炸了沒 T.T



除此外,我還需要很大聲的鬧鐘功能,雖然個人是比較希望會走動,打不到的鬧鐘,不過~ 那可能是要買一個PDA機器人才行,所以先算了~





綜合以上,我用小朋友換回了ASUS P535:

系統是:Winodws Mobile 6

CPU為:Intel XScale 520 MHz

3G:無 (這我很少用,無妨,因為到了偏遠地區,3G也會變成1G,那我還不如揹個衛星小碟子去~)



滿足到不行,我餵它吃了「聖經手機版、金庸手機版(雖然個人很討厭金庸,不過我都看了他全部小說也不好說什麼)、高鐵臺鐵飛機查詢版(O...這個在上星期一去彰師大公出時即時用上呢)」...還有用它來做會議記錄 :P



然,說實在話,使用新的3C,很多習慣就要應運而變,如果不是,再多的3C功能也沒有用,如:速記、行程,時間管理也是~ 我要好好想一下. 唉



如果這台P535還有「防水、防摔」功能就更讚了...嗯~ 有一天一定會有的,我的鍵盤都被我餵了N次碧羅春了,結果現在鍵盤不都有排水孔,有一天PDA也會有排水孔...我想的!哈哈~





用P535以USB連到上網的laptop開MSN






像筆記本的皮套






不適合我的白帥帥,不過黑亮亮附的皮套看起來會有常摔的風險,只好買白帥帥了~






▉Reference



ASUS P535

http://event.asus.com/2006/mobile/p535/











26th May. 2008 by bigfool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來一客離職同事盛宴

2008/05/25 蘋果西打離職同事聚餐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prajina.chang/qmrFxG



應該有四、五年了吧~ 來來去去,即使最後離開公司的時間不一樣。離開二類電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際遇,成長多少只有自己知道,有的還陸續保持連絡,MSN或手機,有的卻是很難再連絡,當不成同事,果然也未必可以當朋友,這是什麼樣的緣份?



小蘭子在營建業,小明在大同wimax部門,惠君仍在日商大塚(代理autocad的公司),cap、丫海、大白除了原來的網路系統外,還加上POS系統,張'R回到明碁繼續RD,大石頭病癒後終回到長頸鹿帶MIS團隊,蘇'R則在更廣泛網路加值產業繼續努力著,而我呢?走了自己選擇的路:教育科技~



大家在同一個點上選擇不同的方向,最後有不同的發展~







25th May. 2008 by bigfool

2008年5月13日 星期二

登山過程是一種態度

野樵的嚮導楊大哥寫的一篇文章:請韓國人不要褻瀆我們的聖山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70093



雖然韓國人是有很多我不能理解的民族性,不過好像人只要出了國,不在自己熟悉地方,就會任性起來,玉山上的韓國人做的事,我在山上也常看到山友做,登山也是要教育的,所以需要LNT(leave no trace)教育。我在社大有上過這個教育,在高緯有山地地區的國度,這類教育很發達。



我在雪山隊伍中有遇到很優的韓國山友,在北大武隊上也有很棒的日本山友。



走過高山的人都知道「玉山」,這個臺灣最高峰,卻不是臺灣攀爬難度最高的高山,相反地,玉山在觀光需求號召下,成了最最大眾的路線。玉山難在一天就走上三千公尺 (排雲山莊已經是3402m),也因此登玉山的危險在於因為沒有緩衝時間,而容易產生較明顯的高山症狀。



對很多山友來說,玉山、雪山、能高古道...都是每年要去簽到的地方,在品田、池有、桃山(武陵四秀)及玉山,沿路已經可以看到中文對照很詳盡的解說牌,對登山友而言,這樣的貼心讓朝聖的路更便捷,然,若只是為了觀光,為了登山旅遊化,卻沒有用心宣導與教育,那麼試問:你要怎麼說服外國山友「愛烏及屋」?



在很多遊客中心,常看到公廁的衛生紙堆積如山,如果是你,如廁後,衛生紙是丟還不丟?在一個已經污染的環境,問題應該不是「誰丟了垃圾」,而是努力「讓人人不要變成丟第一張紙的人」。



玉山太有名,也因此會常遭受盛名之累,事實上,豈止只是玉山!



末,有天看到楊大哥的MSN ID提到「慶幸某位A錢總統沒有上玉山...」,看了很好笑,「A錢總統」你的命比較貴嗎?憑什麼勞師動眾上玉山?而且是上去作秀?可憐的玉山,真是盛名之累.



願~ 人人能把攀爬一座山峰是榮幸,過程是一種態度,而登頂才是人生的開始.

14th May. 2008 by bigfool

2008年5月9日 星期五

互動佐料

有天,由Brandon Hall的電子報,看到很有趣的網站「Instructional Spice」,在其中的Activity Spice(容我逕自翻成「互動佐料」),這是像Flash元件樣版的選擇,有現成的使用者控管介面,就是選一選,點一點,就會產生展示的那個效果。



要能使用Activity Spice,先要申請加入會員,步驟如下。



1.先按「Join」、連結[Get Started] 申請加入成免費會員

2.等系統email,再到網站註冊成為會員

3.用註冊的email address及password登入



登入後,很多製作介面,只要照著step by step,就可以做flash元件來。



以「carousel」為例:

▉1.當選擇了「carousel」旋轉照片這個製作樣版時





▉2.出現「carousel」製作介面

右列的幾個按鈕是有關元件顏色、照片、文字的設定





▉3.例如點選「General properties」鈕

出現一般設定相關的屬性窗,更動設定完成後,按下「Apply」





▉4.確定都設定好後,按下「Publish」就可以發布成swf檔

發布完成後,可以選擇download此swf.







▉Reference



Activity Spice

http://www.instructionalspice.com/




10th May. 2008 by bigfool

八小時之歌

五一勞動節這天,剛好在網咖on call,做疾管局上線測試,不經意看到個人的IGoogle中的Wikiquote每日名言:八小時之歌:





我們要把世界變個樣,我們厭倦了白白的辛勞,

光得到僅能糊口的工餉,從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思考。

我們要聞聞花香,我們要曬曬太陽,

我們相信:上帝只允許八小時工作日。

我們從船塢、車間和工場,召集了我們的隊伍,

爭取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歸自己!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罷工的「八小時之歌」)




1886/05/01,美國芝加哥Haymarket發生大規模罷工與示威遊行,勞工要求八小時工作制,不再超時工作。

1889/07 在巴黎的國際會議中,把五一定為國際示威遊行日,即國際勞動節(Labor Day/ Labour Day)。



這是耳熟能詳的勞動節由來,很喜歡這首工運的歌,想到現在看來天經地意的事,誰知道經過多少奮鬥多少流血流汗換來?小三通源自白色恐怖的改良版、勞動節是大規模工運與暴動的承諾版...



人類的演進史中,孰是孰非?即使拉長了時間帶,在有生之年,終是無法下定論。



然~ 時間點來到2008年,沒有了工運,沒了暴動,但我仍想高唱「八小時之歌」哈....



▉Reference



Eight Hours

http://www.contemplator.com/america/eighthour.html



Wikiquote每日名言

http://zh.wikiquote.org/





10th May. 2008 by bigf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