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18日 星期五

戲劇之母:劇本寫作心得-舞台劇本

舞台劇就像戲劇之母,多多練習可以用在各層面。日本有一個劇團,第一次演出就讓全世界震撼,因為破除原來舞台劇方式,把舞台解構,即觀眾留下來,讓劇情移開:演完戲劇團不見,這是怎麼樣的手法?原來把舞台建在卡車上,演完了就把卡車開走。



舞台必須要讓觀眾看完有一些特別的感覺和思考,如「幻想擊出一支全壘打」中,最後散場時讓每位觀眾親手擊出一顆硬式棒球的手法,這是舞台效果也是當下的思考。





▉情境劇場



若干年前,老師曾在台北車站做了個情境劇場,標語是「今天只要你走入台北車站,你就是演員」,這種演員融入常會遇到觀眾席的觀眾,疏離又緊密的關係,疏離是指大家都不認識,緊密則是演員們因為某個原因而聚在同一空間中,疏離又緊密充斥著後現代主義現象。





▉前衛劇場



有時你可以呈現任何意識形式,例如「司迪麥廣告:貓在鋼琴上睡著了」,如果要寫這些東西,要用很清楚的具像事件,如符號象徵等要清楚。



有些舞台劇同時展示的多個表演區。





▉作家之死



作家寫完一個作品,他就跟作品無關,變成讀者和作品的互動,有人說這就是 "作家之死",「法國中尉的女人」就寫了三種不同的結局,令人驚豔。





▉例舉舞台劇





1980年代,英國劇本「大家安靜」,美國「推銷員之死」,而台灣有「暗戀桃花源」,這是真正自創的舞台劇,其他賴聲川先生多改編自義大利,果陀則多改編自百老匯。



在中國那麼多劇種中,老師認為最優雅的是「昆曲」,台灣目前發展的最好的則是「南管」。







※ 提到的電影(或舞台劇)



法國中尉的女人

大家安靜

銷員之死









18th Aug. 2006 by bigfoo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