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編採之三‧一個好記者必須是一個好偵探

環境新聞編採實戰營 day one(2007/07/21)的課表

09:00~10:00am. 台灣環境新聞導論/講師:鄭朝陽

10:10~12:10pm. 新聞採訪技巧 & 寫作/講師:鄭朝陽

13:40~15:40pm. 深度新聞採訪報導/講師:江元慶

15:50~17:20pm. 小組討論與實習/講師:趙善意






▉台灣環境新聞導論/鄭朝陽_續



報導環境議題的專業養成



很多東西是有門檻的,我們可以做的是:



專家資料的建立與運用

記者專業知識的累積

不厭其煩的搜尋資料、消化與解讀

耐性子地執行採訪與報導



舉例1:「雞吃洛克沙生 糞含致癌重金屬「砷」



如果沒有不厭其煩的搜尋找資料,怎麼了解由無毒的有機砷變有毒無機砷,而砷正是七種癌症的來源啊~





舉例2:「公廁運動」



要切身了解各地公廁品質,百貨、學校、公司、捷運...每個地方抽樣實地拍照評比,然後再去談公廁設計方法。公廁其實打掃頻率才是維護品質的關鍵。





舉例3:「健康步道真的健康嗎



只有深入了解、探訪,才會知道健康步道不是人人都能走





報導者的角色



一個好記者必須是一個好偵探,不僅要把發生的事(What)告訴讀者,更要讓讀者能用你的報導,思考誰是誰非。



例如:「盧洲大火」事件除了抓縱火犯,是否還是思考機車「防焰座墊」?



例如:「遠雄要在馬槽興建國際級溫泉飯店」事件,卻沒有考慮交通及溫泉水夠250間房間用嗎?



「不要把「觀光客倍增」弄得好像「妓女接客」」!這句話講得真是好!很可悲這是政客的業績之一,為了業績,雙手奉上福爾摩沙千萬年的環境債!





▉Reference



公民新聞平台

http://www.peopo.org/











(待續)

28th July. 2007 by bigfoo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