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8日 星期六

邁向人生第三個領域(1):聽君一席話

09/08早上,和未來學長約在星巴克,當面請教他準備應考的方法。結果未來學長一家人都在(學長太太、女兒),啊~ 真不好意思,原來是他們的家庭日。而這天,恰好是復食日,大呆我是精神奕奕地來到星巴克 :P



▉未來學長提醒我幾個方向



I.書審



規定是「對外發表著作」,可依幾個層次來分「期刊、相關刊物、政府出版資料、結案資料、授課簡報...等」。



所有資料,須整理出一個目錄,讓評審委員一目瞭然。





II.推薦函



雖沒有在規定內,如果能有是最好。推薦函方式有二,一是前輩先進願親自撰寫,一是自己寫好,請前輩先進潤稿確認沒問題再簽名。





III.讀書計劃/研究計劃


由「讀書→研究→論文」需要有一個邏輯。研究計劃儘量避免只寫一個。





IV.考試



1.先參考指定書籍。時間夠的話先弄通,再加上實務。不夠的話先準備書上提的理論。

2.過去10年的管理雜誌5-6月主題。





V.口試



口試另有要訣,等書審及考試過了,再請教未來學長。





不過他有提到一點是蠻好的「用最大努力準備,以最平常心看待;不要把緊張放嘴巴上」。這彷若一顆安定劑。





▉學習顧問



言談中不小心提到隔天(09/09)要去上ATS人力資源的課,被笑死了,未來學長建議先由[企業訓練聯絡網]下手,不用另外上課。可是我已經報名了耶,本來弄懂一點,反正工作上也用的上。心下決定隔天先去觀望看看。



未來學長直說是他這個「學習顧問」的錯,害我亂不好意思的。



除了問準備應考事宜,未來學長倒教了不少事,如:1.什麼是顧問;2.什麼是ID本質;3.數位學習的未來應用。



1.什麼是顧問



顧問就是「顧」、「問」要會問問題。





2.ID(教學設計師)本質



ID最重要的是知識破解、連結能力。要能「想像化、類比化」。知識如同水,只是裝到不同容器罷。那我能不能找到知識的心法,而不是鑽研不同的容器?





3.有別於傳統管顧公司,又提到數位學習未來的應用會有哪些呢?



a.數位出版產業→擁有媒體、內容。

b.證照補教產業(像我們家)→擁有通路。

c.人力銀行→擁有通路。





真感謝未來學長,真是一個熱心的學習顧問,又聽君一席話,通任督二脈 :P 順便下了一場賭注:如果我書審筆試有過,到達口試那一關,請未來學長一家吃飯:反之,未來學長請吃飯。好想請他們吃飯喔 ^_^''





▉Reference



企業訓練聯絡網

http://training.evta.gov.tw/









9th Sep. 2007 by bigfoo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