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播劇本已經很少人在寫,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就是用廣播劇手法,還有人用廣播劇來 "簡報"!
▉點出人事時地物
廣播劇由於看不到人,只有聲音,因此在對白上須要把角色是誰點出來,例如明明只有姐弟兩個人對話,弟弟開頭還是要叫「姐姐」,為什麼,是為了讓聽眾知道。 (像瓊瑤小說,男女主角會一直叫對方的名字 :P)
而且要注意配樂的說明,在廣播劇中,轉場是用音樂來表示,另外在一開始開場時,要記得「前場音樂」。
▉應變能力
廣播劇由於現場演出,它的臨場應變能力超越任何戲劇,很多音效可以現場自製,如下大雨,用鐵盆搖綠豆。
提到應變能力,還有歌仔戲也是,以前歌仔戲沒有劇本,都是靠說戲先生來提詞,這說戲先生就是導演,因為歌仔戲演員從小就是以地點場景來練曲練戲,所以只要提醒這是花園那一場戲,他們就會演了。沒有劇本情況下,有時不小心演錯了,說戲先生只好道袍一穿 (變成太白金星),自己上場,把不小心被賜死的演員救活。
PS. 聽到這裏覺得很有趣,原來很多音效可以自製啊~ 太白金星的橋段也很好笑 :P
▉代溝
有些戲重新翻拍時,不再能用以前的拍攝方式,如日劇時代在中山堂演出的「壁」,要重拍時因為有人堅持不能變動拍攝手法而作罷!當我們的年紀愈大,會愈執著在自己的感受,無法接受年青人的想法,這也許就是代溝?
PS. 言之有理,最近也有此感,唉~
※ 提到的電影(或舞台劇)
壁
19th Aug. 2006 by bigfoo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