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23 (59) 大道行 (9) 山海經 (38) 近瞳眸 (41) 奕冷凝 (61) 春之替 (14) 科技瘤 (35) 神的話 (8) 現形記 (46) 番外篇 (2) 微世界 (12) 愛無礙 (31) 瑜伽經 (4) 頑張て (35) 維他命 (7) 緒不斷 (63) 蓬萊遊 (23) CPR (2) Miracle (11) の花嫁 (6)

關於我

關於我
保持你的心驚奇於每日生命的奇蹟,則你的痛苦會比快樂多一份奇妙~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ntnu003‧把事做好的訓練

Syllabus(大綱)





Course Texts(指定用書)





研究生的生活就是:報告、報告、報告~~~



「人力資訊發展‧課程設計研究」第一次上課,教授就說了,前四次是補充資料,看英文paper。





▉Kirkpatrick四層次評估模式



第一堂課,就提到鼎鼎大名的「ADDIE」,然後是Kirkpatrick四層次評估模式:



Level 1.反應層次(Reaction):主要是看學員反應,評估被培訓者的滿意程度。



Level 2.學習層次(Learning):主要看學員學會多少,測定被培訓者的學習獲得程度。



Level 3.行為層次(Behavior):主要看學員能不能應用在工作上,考察被培訓者的知識運用程度,有人把Level 3也叫「訓練遷移(或學習遷移),transfer of training」



Level 4.成果層次(Result):又叫績效層次,主要看訓練對個人或組識的成效及影響,計算培訓創出的經濟效益。



也提到Level 5.ROI,結果出來產出是否是訓練後的貢獻。一般訓練只有做到Level 2。其實有很多Level 3是可以用觀察的,而不是每年只有整理訓練成果的量化資料。要用其他配套與方法來追蹤Level 3與Level 4。





▉training for activity & training for impact



很多政府機構只有想到規劃了多少活動,這是「training for activity」,大部份機構規劃時沒有把訓練評鑑放入計劃中。其實訓練在規劃之初就要考慮學習者能不能應用規劃的內容,這才是「training for impact」。



我們在這裡有很多爭議,大致是「訓練評鑑本來就很難」以及「訓練評鑑做不到,或政府機關預算一年一編,不會把評鑑納入考量...等等」的討論。





▉把事做好就是做好事



在討論了半天之後,老師提出一個觀點:



大師說「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那我說週末做好事,平時是不是就可以造孽?我們是平凡人,達不到那樣的境界,只需「把事做好、把心存好、把話說好」。把事做好就是做好事,把心存好就是有同理心、有善念,把話說好就是轉念。





▉課程&訓練&教育



然後我就困在「教育」、「課程」、「訓練」的迷宮中出不來了。先看有幾個英文名詞:



program:小至訓練方案,大至學校課程、學程。



curriculum:課程



education:教育



課程與訓練不完全相同



▉課程&訓練&教育





真正的訓練是為了提升相關能力的連結,訓練的時程較短,教育的時程較長。



訓練的本身也可以說是課程,課程有廣義有狹義,廣義來說:只要有計劃的融入教學內容都算;狹義的設定在國家的課程標準,但有些人可能贊同包含潛在課程,即沒有直接寫在課綱上,但學習者在經歷後也會改變的,例如:一個學校的學風。



教育,不會只教一種職類,上面三角形圖示來看,教育負責較低的部分,例如:電子相關的職類,教育會什麼都教。不足的地方再由訓練來補足,例如:招募新人,會有新人職前訓。而兩者之間的這一條線會在哪裡則不一定。



用一個program(方案)來看規劃的課程,課程就可大可小,這如同:一樣是辦訓練,主題一樣,人員不同,內容就會不盡相同。



提到此,老師帶出歐洲的學制,它同時進行「教育、訓練」雙軌制。很多技術能力養成是在業界,但學界出來的學生素質也很高,這麼一來talent pool才會大,如果不做,人力素質不會提升,臺灣的難題在多為中小企業規模不大,只想殺雞取卵。



雖然同學說「課程和訓練和教育一不一樣」那不是重點,不過老師還是費心努力解釋讓我理解,是我不爭氣,哈... 執著乎?不過老師提的一句話很有道理「如何找出一個相對更好的方案?只有了解整個外在環境(企業、組織、市場),才會提出更好的訓練方案」。











17th Sep. 2009 by bigfoo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