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23 (59) 大道行 (9) 山海經 (38) 近瞳眸 (41) 奕冷凝 (61) 春之替 (14) 科技瘤 (35) 神的話 (8) 現形記 (46) 番外篇 (2) 微世界 (12) 愛無礙 (31) 瑜伽經 (4) 頑張て (35) 維他命 (7) 緒不斷 (63) 蓬萊遊 (23) CPR (2) Miracle (11) の花嫁 (6)

關於我

關於我
保持你的心驚奇於每日生命的奇蹟,則你的痛苦會比快樂多一份奇妙~

2007年7月27日 星期五

編採之四‧用浪漫追求真相

環境新聞編採實戰營 day one(2007/07/21)的課表

09:00~10:00am. 台灣環境新聞導論/講師:鄭朝陽


10:10~12:10pm. 新聞採訪技巧 & 寫作/講師:鄭朝陽

13:40~15:40pm. 深度新聞採訪報導/講師:江元慶

15:50~17:20pm. 小組討論與實習/講師:趙善意






▉台灣環境新聞導論/鄭朝陽



客觀報導



只有事實俱在,才能說話,記者至少要做到客觀報導,要客觀報導,人要到現場。



現場主義:新聞是追求真相的過程,並不是你所看到的就是事實,但要儘量接近真相。



現在的記者常見的現象:過兩關,跨兩桿。兩關是:公關、機關;兩桿是高桿和低桿,高桿是有影響力,低桿是可讀性的題材。也因此記者變成飼料雞,別人餵你吃什麼就吃什麼。





怎麼讓環境新聞成為搶手貨



1.Story Writing 的寫作體例



文章是帶人到現場。第一段先點場景,帶讀者到那個地方,說故事給他聽。「Nothing is easier than stop reading」(不說故事,停止閱讀),說故事可以吸引人來看。不論大小的新聞,都要隨時想:如果我是讀者,會要什麼?



另外,切記:形勢客觀。即使我們要反對,也要替我們要剷除的議題找出路,這就是報導要周全!





2.媒體要有浪漫的感覺



這源自蔡康永的媒體浪漫策略說。要怎麼浪漫呢?浪漫來自「說故事」。



為什麼社會新聞閱讀率始終偏高?因為讀者想看其中的故事!





3.怎麼找故事



「為成為一個環境記者,要先去體驗環境」,我們有能力、有科技、有錢,卻打造不出有「美感」的環境?因為沒有人對他身處的環境有感動?



當八掌溪事件發生,所有焦點都在為什麼那麼晚才來救援?有沒有人注意這幾個工人為何在河床中間?因為工人在河床上鋪水泥,再堆消坡磈,他們是「顧床工」,這時又往上追溯:為何河床要用水泥來整治呢?水利工程成了生態殺手?



所有的事情,尤其環保,最後都會反扣回「政策」,政策來自政客,教出這樣的政客又是因為我們的「教育」,因此老師不重不輕地下了小結:「政治人物不懂掌握時機為環境做一點事,是該受到後人的唾罵」!豈是唾罵,用帝制術語,是該五馬分屍!





4.標題化、數字化



隨時問自己:如果我是編輯,我會拿什麼做標題?什麼樣的標題最吸引讀者。



用數字量化所要陳述事實,例如:政府過去五年賤賣國有土地相當於九十座大安森林公園。







5.輕量化的版面



文章有鏡頭的概念,由人物或場景 close up,再拉到全景、遠景、再交錯細部特寫...



輕量化的版面讓學習者思考、閱讀,現在很多新聞、雜誌、環境議題都有圖表圖像化。





持續追蹤



民眾是健忘的,媒體也是健忘的,媒體的特性是:每天都在追新東西。



沒有持續去追蹤,如何把這些轉化成對主管機關有壓力,進而會目光注意的事?



這也是目前媒體記者最難之處,現行沒有一家媒體會讓他的記者持續關注一個議題兩三年。





環保背後



在看台灣環保活動,千萬不要很多企業的環保活動騙了,那些環保活動充其只能說是「環保公關活動」。





▉Reference



公民新聞平台

http://www.peopo.org/











(待續)

28th July. 2007 by bigfoo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